主页 > 失眠症 > >

失眠是什么病的前兆

吉林中山医院 日期: 2018-11-10 16:49

    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说,白天常常感到昏昏欲睡的老年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可能性是其三倍。
    
    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特征性的阿尔茨海默病(AD)蛋白质。这些发现很重要,因为他们建议帮助人们睡个好觉可以预防AD。
    
    日间睡觉在她的书桌的妇女图片来源:fizkes / Shutterstock
    
    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改变饮食,运动和认知活动可以降低AD风险。
    
    然而,尽管睡眠不安是这种疾病的标志,但到目前为止睡眠尚未被发现是一个风险因素。
    
    据认为,AD患者的睡眠模式受到干扰可能是由于淀粉样斑块的生长和由此引起的神经元变化。
    
    该长期研究基于从1958年由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发起的巴尔的摩老年人纵向研究(BLSA)获得的数据。
    
    该研究旨在监测数千名志愿者的长期健康状况,以发现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风险因素。
    
    这种监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定期调查问卷(从1991年到2000年),其中包含以下问题:“你是否经常在白天想睡觉时昏昏欲睡或睡着?”和“你小睡吗?”。
    
    第一个问题需要是/否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每日”,“1-2次/周”,“3-5次/周”和“很少或从不”来回答。
    
    1994年,一小部分志愿者开始接受神经影像学检查,其中一些人从2005年开始进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扫描。
    
    这些扫描使用放射性匹兹堡化合物B(PIB)来获取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物。
    
    总共有123名志愿者提供了问题的答案,并进行了PET扫描(平均16年后)。
    
    对该小组数据的分析表明,那些对白天嗜睡回答“是”的人有未经调整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风险,这是回答“否”的人的三倍。
    
    当根据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体重指数等因素调整数据时可能会影响白天嗜睡,第一组的风险仍然高出2.75倍。这一发现增加了AD可能部分由夜间睡眠障碍引起的可能性。
    
    在白天报告午睡的志愿者也有较高的未调整风险,约为两倍高,但这没有统计学意义。
    
    这种相关性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由于白天嗜睡本身的斑块形成活动。
    
    研究人员还指出,淀粉样蛋白本身也可能是白天嗜睡的原因。
    
    更合理的原因是睡眠障碍或睡眠不足通过未知机制促进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并且显然导致患者经历白天嗜睡。
    
    动物和人体研究均表明,夜间睡眠不足或受限制与神经系统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增加之间存在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对睡眠不安或睡眠不足的人进行适当干预可降低AD的风险,无论是治疗睡眠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失眠,还是改变更广泛的因素,如工作相关的睡眠不足或不良的睡眠习惯。